2023年银行行业中期投资策略 贷款利率大幅走低|焦点讯息
2023-06-05 15:54:07来源:招商证券
1、23Q1银行行业回顾:营收与盈利增速走低,经营分化

营收与盈利增速走低

2023年一季度,商业银行净利润增速仅1.3%,接近零增长,处于 近年来的低位。 主要是由于净息差大幅收窄。一季度商业银行净息差仅1.74%, 同比下降了23BP。

A股上市银行整体23Q1营收增速仅1.41%,归母净利润增速2.37%, 为近年来的低位。一季度银行板块业绩增速低迷主要是由于息差 大幅收窄。 中国银行业已经是低成长的行业。银行业绩成长性主要取决于经 济增速。


(资料图)

一季度息差大幅收窄,城商行降幅较小。23Q1商业银行净息差仅1.74%,同比收 窄了23BP,较22Q4下降了17BBP。其中,23Q1大行净息差1.69%,较22Q4下降 了21BP;股份行净息差1.83%,收窄了16BP;城商行净息差1.63%,收窄了4BP。 大行净息差降幅最为显著。由于大行按揭贷款占比较高,后续或持续面临提前还 贷的影响。

近十年来,伴随着息差持续走低,中国商业银行ROE大幅下行,由2012年的20% 左右降至了2022年的10%。 后续ROE或进一步降至8%左右。

贷款利率大幅走低。2018年以来,经济增速进一步下行,企业贷款利率 大幅走低。2022年以来,地产销售疲软,房地产调控放松,个人住房贷 款新发放加权平均大幅下降。当前,新发放贷款利率处于历史最低,仅 4.0%左右。

23Q1单季度A股上市银行整体计息负债成本率2.13%,季度环比上升,主要是由 于存款定期化、外币存款成本大升及同业负债成本明显走高。随着2022年两次主 动下调存款利率的传导及同业负债成本企稳,后续计息负债成本率或小幅下行。 降存款成本是当务之急。

经营业绩分化

业绩分化仍然延续,大行股份行业绩增 速较低迷。23Q1江浙优质银行大多延 续业绩高增长,江苏及杭州银行最为突 出,盈利增速均明显超过20%。股份行 大多营收负增长,归母净利润增速下行。 兴业、浦发、中信业绩承压,中信银行 23Q1营收大降4.5%,与兴业营收增速 垫底上市股份行;兴业及浦发银行盈利 明显负增长。 四大行23Q1营收除中行外近乎零增长, 盈利增速则接近0,业绩承压。我们预 计未来几年上市银行经营分化仍将延续, 优质银行业绩增速有望显著跑赢行业平 均。

2、银行行下半年展望:经济增速或下行,业绩增速较低

宏观展望:经济下行压力或加大

回顾2022年,投资增速平稳,2022年下半年出口增速大幅下行,受疫情反复 等影响,消费持续低迷,经济增长相对低迷。 23Q1实际GDP增速4.5%,经济有所好转。 展望下半年,基建投资增速或明显回落,地产投资依然低迷;消费复苏或减 弱;出口承压,经济下行压力或加大。

展望下半年:融资需求或偏弱

我们将信贷需求分为三大部分:1)房地产信贷(包含个人住房按揭),占比约三 分之一;2)广义政府需求(融资平台等),占比约27%;3)市场化融资需求(包 含制造业及一般企业,个人一般消费贷等),占比约40%。我们预计房地产及广义 政府需求贡献了信贷的60%左右。 当前信贷需求核心在于房地产与城投。地产销售不强,提前还贷多,按揭贷款投 放低迷。2022年初以来,个贷增长持续低迷。 2023年下半年信贷需求主要看:1)地产销售能否显著改善;2)财政政策力度是 否明显加码。

社融增速已见顶,处于中长期缓慢下行通道中

社融主要分为信贷、表外融资、直接融资及其他融资四大项。其中,信贷为 社融的大头,占比经常在60%以上。回顾2022年,社融增速于6月份见顶,此后逐步回落。全年社融增量32万亿 左右,年末社融增速9.6%。 展望全年,预计新增贷款同比小幅多增,表外融资降幅进一步缩窄,政府债 券净融资同比有所增长,全年社融增量或不足35万亿元,年末社融增速回落 至9.4%左右。我们预计社融增速已于4月见顶。

展望下半年:资产质量稳中向好,信用成本平稳

回顾2022年,虽受房地产行业恶化及疫情 反复影响,但A股上市银行不良净生成率相 对平稳。2022年A股上市银行合计计提减 值1.32万亿元,同比下降10.9%。 展望2023年,房企违约风险或下降,疫情 反复仍有影响,资产质量或平稳,信用成 本延续小幅下行。

2023年展望:营收增速承压,盈利增速较低

2021年,疫情影响消退,资产质量稳中向好,信用成本有所下行,叠 加同比低基数,A股上市银行整体盈利增速达12.6%,为2015年以来最 高水平。2022年受疫情反复及地产低迷等影响,盈利增速有所下行。 23Q1仅2.4%。 银行业绩主要取决于量(资产规模增速)、价(息差)和信用成本。 展望下半年,经济下行压力或显现,息差同比显著缩窄,资产规模稳 健扩张,信用成本稳中下行,我们预计全年A股上市银行整体盈利增速 3%左右,增速为2015年以来较低水平。

3、银行业经营的长期挑战-低利率与融资需求走弱

低利率时代来临

2018年以来,贷款利率大幅下行。2023年3月新发放企业一般贷款加权平均 利率仅3.95%,处于历史最低位。 截至2023年5月底,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2.70%,逼近历史最低位。 2023年5月底,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2.83%,基本为历史最低。 可以说,中国已经逐步步入低利率时代。

近十年,中国出生人口断崖式下跌,从2015年的1600多万降至2023年的可能 不足800万,生育率已经低于日本。生育率下降很难逆转,即便出生人口能 够稳定800万人,未来60年,即到2085年前后中国总人口很可能减半。 日本劳动人口于1995年见顶,总人口于2010年见顶。中国劳动人口于2015年 见顶,总人口于2022年见顶。相比之下,美国总人口仍在增长,劳动人口接 近见顶。由于生育率低于日本,出生人口仍在快速下跌,可以预见,未来中 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将超过日本,人口问题将格外突出。

经济产出是劳动力、资本及全要素生产率(TFP)的函数,人口是影响经济潜在增速 的重要因素,更是影响利率走势重要的主要中长期因素。人口下降及高度老龄化的区 域,往往也是全球负利率最严重的区域,如日本和欧洲多国。 随着总人口下降,劳动人口加速下降,利率长期下行趋势难以逆转。由于中国生育率 低于日本,中国未来人口危机情况或较日本更加严重。人口问题影响各行各业,人口 下降将带来国内总需求萎缩,彻底改变房地产市场逻辑。基建也基本饱和,地产及基 建大时代或已结束。 我们预计,中国未来15年将逐步走向零利率,5年后即2028年10年国债收益率或掉至 1.5%以下,15年之后或降至0.5%以下。

地产及基建大时代结束将深刻影响银行业经营

自2010年至2022年末,从A股上市银行整体来看,房地产信贷和基建相关信贷一直是贷款的 大头。截至2022年12月末,房地产信贷占比30.0%,同比下降2.4个百分点;基建相关占比 27.5%,占比上升0.7个百分点;合计贡献信贷的57.5%。中国信用扩张主要依靠地产和基建, 制造业信贷占比不高。2011-2021年间制造业贷款占比由19.3%降至9.0%,2022年上升至9.7%。 2022年信贷增量占比来看,房地产占比9.3%,基建相关占比33.1%,制造业15.6%,房贷以 外的个贷占比13.7%。 地产及基建大时代逝去,未来几年资产荒将加剧,真实信贷增速或趋势性下行,或逐步降至 5%左右。

截至2023年3月末,金融机构个人住房贷款余额38.94万亿元,占比17.3%,近一年多按揭贷 款占比明显下行。自2022年初以来,个人住房贷款增长陷入停滞。过往几年个人住房贷款每 年新增超过4万亿元。2023年预计个人按揭贷款提前还贷量达到4万亿元。 我们估计当前存量按揭贷款的60%左右利率较高,在未来数年可能持续面临提前还贷压力。 居民提前还贷:1)地产逻辑彻底变了,房子失去投资价值,几年之内不准备再买房或改善, 未有大额资金支出计划;2)部分房贷利率较高,缺乏好的投资渠道,投资难以覆盖按揭贷 款成本,不如提前还贷。

4、银行如何应对长期挑战-综合经营与国际化?

以日本为例,极低利率环境下的银行经营

近十年,日本银行业资产规模复合增速4.6%,除2018年外均正增长。截至 2022年3月末,日本银行业总资产达1356.4万亿日元,同比增速4.9%;同期, 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复合增速超过10%。中国商业银行资产规模高于日本。 按2022年3月31日汇率计算,中国22Q1商业银行总资产为5808.83万亿日元,是 日本的2021财年末的4.3倍。

日本商业银行资产以贷款为主。日本商业银行资产主要有现金及存放同业、贷款、交易资产、 证券投资等,其中贷款占40%以上。近十年,日本商业银行贷款总额由2012财年末的439.21 万亿日元增至2021财年末的566.35万亿日元,且占总资产比重最高。虽然贷款占比整体呈下 降趋势,但始终在40%以上,贷款仍是银行资产最重要的组成部分。2010年以来,日本商业银行贷款年复合增速仅2.5%,同期中国银行贷款复合增速超过10%。

贷款收益率走低,息差持续收窄。20世纪90年代经济泡沫破灭以来,日本利率水平持续走低, 日本银行业平均贷款收益率逐年下降。特别是,自2011年以来,日本平均贷款收益率跌破 1.5%;2016年以来更是跌破了1%。我们认为,2010年以来,日本进入了极低利率时代。伴 随着贷款收益率逐年下降,日本银行业净息差不断走低。 2021财年日本银行业平均贷款收益率仅0.79%,净息差则仅为0.54%。

近十年,日本银行业净利润波动较大,部分年度出现盈利负增长。1999-2010年,部分年份 受不良处置等影响,日本银行业明显亏损。2010年以来,日本银行业受极低利率环境影响, 息差持续收窄,盈利能力堪忧。近年,受到COVID大流行的影响,净利润低于疫情前水平。 疫后恢复,2021财年日本银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长19.6%至2.2万亿日元。

日本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-三菱UFJ (MUFG)

截至2021财年末(2022年3月末),资产规模374万亿日元, 贷款112万亿日元(个人住房贷款15万亿日元,国内对公 48.9万亿日元,海外贷款43万亿日元)、现金及存放央行 111万亿日元、证券投资79.6万亿日元、;存款215万亿日元, 净资产18万亿日元;不良贷款率1.18%。 2021财年营收3.96万亿日元,成本2.75万亿日元,净利润 1.13万亿日元,ROE 7.79%。成本收入比69%。 近五年现金分红比例:25%-45%,2021财年为31.7%。另 做股票回购。 国内股权投资4.6万亿日元。减值准备余额1.2万亿日元,拨 贷比约1%。员工数量17万人,国内占比42% 。国内贷款(69万亿日元)结构:制造业 12、房地产9、金 融业8.8、批发零售6.7、个人按揭 15等。 日本资产规模最大的银行-三菱UFJ (MUFG) 图

如何应对低利率的挑战?

纵览全球标杆银行,主要通过综合化及国际化来应对极低利率带来的挑战。

日本最大的银行-三菱日联,其中长期ROE目标为7.5%(日本银行业ROE约 3.6%)。1)国际化,2021财年海外净利润贡献占比达到41%,日本国内息 差低(仅0.5%左右),但东南亚及美国息差较高,其海外贷款占比接近 40%;2)综合经营,其非息净收入占比约50%。其有证券、消费金融、信 托等多个子公司,拥有7大业务板块-电子服务(DS)、零售及商业银行 (R&C)、日本对公及投行(JCIB)、全球商行(GCB,覆盖东盟业务)、 资产管理及投资服务(AM/IS)、全球对公及投行(GCIB)和全球市场业 务(GM)。

美国最大的银行-摩根大通银行则是综合金融的典范,无论是零售银行(信 用卡、汽车贷)、对公还是投行,亦或是财富管理(含资产管理),都是 美国首屈一指的存在,板块之间强协同。摩根大通在零售业务、投行、资 管与财富管理业务等多领域全面领先,各个业务相互促进,发挥较好的协 同作用。我们认为,综合金融是长逻辑。2021年摩根大通的非息收入占比 为57%。AWM板块为摩根大通第一大非息收入来源,业务实力强大。截至 2021年末,JP Morgan客户资产规模达4.3万亿美元,管理规模(AUM)3.1 万亿美元。

财富管理行业发展空间依然较大

未来15年,中国个人财富较快增长,并将呈现两大趋势: 1)个人财富中房地产占比下降,金融资产占比 上升;2)个人金融资产中个人存款占比显著下降,资管产品占比大幅提升。中国财富管理行业正在迎来 大发展。当前,中国个人金融资产约210万亿元,个人存款120万元,占比过半。我们预计2035年,中国个 人金融资产将达500万亿,其中,个人存款218万亿元,存款以外的金融资产将近300万亿元(近40万亿美 元)。届时,中国资管产品总规模将接近美国(目前42万亿美元),为财富管理全球第二大市场。 零售银行是银行业发展的大方向,零售银行业务主要是信贷与财富管理两大块,其中,财富管理将是重中 之重。近年来,上市银行纷纷提出零售银行转型战略,开始发力财富管理。 对于银行而言,大财富管理主要分为产品代销与资产管理(银行理财及旗下公募基金)两部分。财富管理 的核心是给客户挣钱,带来手续费收入,几乎不占用资本,利于提升ROE。

招行财富管理:代销与资管齐飞

2016年招行财富管理手续费收入达285亿元,但理财业务贡献一半;受资管新规 等影响,此后理财业务收入大幅下降,影响了财富管理收入。1H20理财业务重新 开始增长。随着招银理财开业及发展,我们认为理财整改对财富管理收入的负面 影响已经结束,未来将带来正贡献。 代销与资管是财富管理的两大方向。招行2022年大财富管理手续费及佣金收入 491亿元,同比略微下滑;主要是基金及信托代销收入大幅下降。

(本文仅供参考,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。如需使用相关信息,请参阅报告原文。)

标签:

最后一页
全球快看点丨河南成考科目是什么意思专升本招教试都

精彩推荐

资讯News

  • 聚焦Policy